大学四年收获200多张奖状的90后传奇女孩儿——刘若雪

发布日期:2022-03-19 点击数:

四年的南信大学习时光,她拥有多种身份:首届学生校长助理团成员、学院团委副书记、南信智库记者团团长……

她得到过多项荣誉:2019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苏省三好学生、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她斩获多个竞赛大奖:“挑战杯”国赛二等奖、“互联网+”国赛银奖、“创青春”国赛铜奖、节能减排竞赛国家银奖……

与此同时,在学习上她始终保持专业、综测成绩第一;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每一次站在岔路口,都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大学对于初访者刘若雪来说,是新鲜的、充满活力和无限的可能,凭借着兴趣,她加入了院辩论队和学生科研团队“云团队”。

没有成功是不需要时间磨砺的。每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赛,都是辩论队的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碰撞。每一次云团队研究方案的推出,也是团队成员经过反反复复的头脑风暴打磨的。虽然两个团队她都倾力参与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投入时间的增加,刘若雪渐渐感到精力上难以兼顾院辩论队的训练比赛和云团队的科研开展。

她在二者之间必须做出选择。

经过对未来的规划认真思考后,刘若雪选择留在了云团队。

既然做出选择就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这是刘若雪一直坚守的原则。在云团队,做事积极主动的她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新生队的队长。以在南信智库担任记者团团长时结识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为基础,刘若雪不断将团队成员壮大。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充满干劲地向着第一个项目发起冲击——校“节能减排”竞赛。

不过,初出茅庐的他们很快遇到了困难。团队成员都是大一新生,队员之间、团队与导师之间缺乏默契,项目推进迟缓,仅确定项目方向他们就花费了两周时间进行讨论。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们决定做“关于工地扬尘污染的调研”。

为了获得一手调研数据,那段时间刘若雪满脑子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寻找工地,别人看到房地产广告都是绕着走,她却感到眼前一亮,因为从广告中可以获得工地信息。印象深刻的是,团队每到一个工地门口都会按照施工牌上的电话一个个拨打,寻找进入工地调研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他们成功获得了二十多个工地的调研数据,甚至有些工地负责人被他们的执着精神感动,愿意接受他们的一对一访谈。

最终,刘若雪的第一次“带团”尝试就让她和团队获得了全校唯一一个社科项目一等奖。

获奖后的刘若雪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她深知作为团队负责人需要不断为团队寻找新的机会,让团队获得更好的发展。经过一番商议,刘若雪带着团队从单纯只做科研的线路(即以“挑战杯”、节能减排竞赛项目为主)转型为创新创业两手抓,将创新创业纳入团队的建设章程中。也因此,刘若雪在大二与云团队一起参加了“创青春”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两个双创比赛。

经过比赛的实战训练,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与日俱增,转型的道路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困难。第一次团队转型参加“创青春”比赛,他们选择了e家人“子女”定制养老公益服务项目,一路过关斩将的比拼后,最终团队拿下国赛铜奖的好成绩。

然而,成绩的背后也有着刘若雪作为团队负责人才能体会的压力。由于两个比赛侧重点不同,对于参赛选手的素质要求差异巨大。从注重流畅自洽的学术逻辑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到能够表现富有前景的商业策划和展现富有激情的CEO形象,这要求团队负责人积累多方面的知识素养。

刘若雪全情投入到项目准备中。白天上课,晚上七点团队集合开始项目研讨打磨,一直讨论到宿舍关门。周末、寒暑假团队成员全部扑在项目中,写方案、讨论、修改,那段时间刘若雪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比赛上。

在大赛的磨练下,随着团队成员对于跨学科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多,团队综合实力越来越强,转型的道路也越走越顺。

他们趁热打铁,抓住我校承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的机会,向“互联网+”迈开尝试的步伐。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刘若雪再次面临“选择”难题。

由于参赛名额限制,刘若雪他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是更改赛道,参加2017年新设置的红旅赛道,还是继续参加主赛道比赛。参加主赛道比赛,团队就可能将无缘省赛。

然而,更改赛道谈何容易,不同的作品内容、格式上的要求,以及各方面的规则均与主赛道不一样,他们的项目要进行全面修改。同时,全新的赛道也意味没有经验可以学习。

面对这样的挑战,有些同学不愿意冒险。刘若雪却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觉得很多比赛都是第一次参加,只要不放弃希望,每前进一步都是提高。

怀着一股不甘心、不服输的劲儿,他们选择了更改赛道。推翻之前的策划书,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最终,刘若雪和她的团队取得了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的省级二等奖和2017年全省唯一一个“乡村振兴奖”。

“那些挥洒汗水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经过校赛的锻炼,再从省赛脱颖而出,对于刘若雪和她的团队来说,一个全新的挑战又将开始——“互联网+”国赛。

大三的夏天,刘若雪是在逸夫楼的蝉鸣声中度过的。

在参加第五届“互联网+”国赛前,团队面临的是三轮残酷的训练营,每一轮主办方都会邀请获得省赛一等奖和往届获得国赛铜奖项目团队同时参加,并且还有三至四名评委老师轮番上阵“点评”参赛团队的项目,隔天还会面临一场排位赛,有各领域的专业评委老师进行打分,根据三次排位赛的成绩,最终只有三分之一的队伍入选国赛。

白天刘若雪他们接受着专家们毫不留情的评点,晚上团队则抓紧时间根据评委意见修改计划书,而刘若雪作为答辩者,还要熟记更新后的答辩稿,同时根据评委的意见调整答辩表现方式。

有一次集训中,一位专家犀利地指出:“你看起来就像一个学生代表,不像一位创业者,你表现得太温柔,作为一名CEO,你要增强气势。”

作为项目的汇报代表,刘若雪深知自己的表现将对团队的去留产生巨大影响。压力面前,刘若雪及时调整,面对答辩前临时改变时间规则的挑战,刘若雪第一个在规定的三分钟内流畅完成汇报。他们最终顶住压力,成功拿到参加“互联网+”国赛的入场券,并在国赛中获得了银奖的好成绩。

“每一次的折戟而归,都是为下一次的腾飞积淀力量。”

四年的双创经历是刘若雪大学时光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一时,刘若雪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她与团队在同年还参加了节能减排项目比赛。但是由于她和团队成员都是大一新生,整个团队不够成熟,缺乏参赛经验,准备也不够充分。尽管他们拿到了校赛的一等奖,然而,他们的项目没有进入国赛。

经过两年的双创竞赛的磨砺,刘若雪学会了如何组织团队,学会了如何打磨作品,如何呈现出一个好的项目。她说,每一次失败都是对后面成功的铺垫。

“我们团队有严格的队规。”她说,每一个人都需要为项目的雕琢、打磨努力,团队选择队友,不仅是因为能力,更因为责任,是团队凝聚出的责任感让他们走得越来越远。


刘若雪说:

“人总是有梦想的,

我们要为了梦想去拼搏。”

熬过万千荆棘,藏下星辰大海

带着在母校收获的成长与荣誉

刘若雪将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

开启新的逐梦之旅



微信公众号

© Copyright 版权所有 2019 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NUIST备80097 邮编: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