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应邀在我校科技月活动名家讲坛暨学院“科技春秋”学术讲座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技术谱系与技术基因”。讲座由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院长惠富平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60多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讲座。
潜伟以谱系和基因的概念引出此次讲座主题,并介绍了谱系在多个研究方面的应用与发展:飞机技术谱系图、火箭谱系的技术基因、中国铁路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谱系图,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图等,还以冠状病毒的进化谱系图来拉近大家对谱系研究的距离,激发同学们的研究兴趣。接着,潜伟主要讲述了青铜技术谱系研究工程及其成果共享的设想与实践,指出其特点在于侧重于工艺技术及文化的演变序列的考察,并阐述了青铜技术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内涵。最后还以三星堆青铜器考古为例,通过金属文物技术信息提取方法体系图介绍了谱系在科技考古中的应用,认为技术基因及谱系研究往往具有正本清源的价值。潜伟老师总结认为:技术谱系研究有助于理清技术历史发展脉络;技术谱系可从人物、材料、工艺、产品等角度进行分析;技术基因是技术谱系的内在核心与遗传基础;大数据条件下的古代材料基因工程有助于理解古代技术发展;技术基因与文化基因共同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惠富平对讲座内容做了简要总结,并对潜伟教授提出的技术谱系与技术基因概念在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创新性,以及对科技史研究的指导意义做出高度评价。与会的我校李晓岑教授、宋超教授,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容志毅教授等都与潜伟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对话,他耐心细致地回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参加讲座的师生们纷纷表示,潜伟教授的精彩报告使其深受启发,能够对今后的科技史研究带来新思路。

潜伟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