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至5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袁江洋教授在我院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系列讲学活动。本次讲学共20个课时,分为“科学史学史研究”“学科思想史研究:以化学史为例”“科学制度化与谱系研究”“牛顿研究”“技术史的概念与问题”5个主题。

在“科学史学史研究”专题中,袁江洋教授梳理了科学史这一学科的发展历史,捍卫了科学实在论的基本观点,并驳斥了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解读。“学科思想史研究:以化学史为例”专题中,在分析了元素论化学与原子论化学共同推进化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后,袁江洋教授主张,新型学科思想史研需将探索学科智力结构的研究与探索学科经验的研究相结合,以元科学思想的产生、发展与不同元科学思想间的冲突、汇聚来统领学科发展史的书写。在“科学制度化与谱系研究”专题中,袁江洋教授将现代科学制度化发展分为四个台阶:现代科学学会建立、现代科学学科体系逐渐建立、科学的国家化、超越国家界面的科学(欧盟、前苏-东阵营的科学),并强调思想史视角(体现为学术谱系研究)对串联现代科学制度化四个台阶的重要性。在“牛顿研究”专题中,袁江洋教授以牛顿为范例,向诸位同学展现了如何开展科技史研究中的人物研究。在“技术史的概念与问题”专题中,袁江洋教授从技术史的角度,以现代技术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展现“现代社会形成是人类历史文化汇聚的必然结果”这一结论。

本次系列讲座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科技史学科与学科内各类研究的理解,也进一步推动了我院科技史学科点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