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名单公布,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张金穗博士凭借扎实的科研功底与前沿的研究视角,其申报的 “医保制度势差对流动人口参保连续性的作用机制、阈值识别与策略优化研究”,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成为学院在公共管理领域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又一重要成果,彰显学院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科研优势与人才培养成效。
国家近年来明确提出要“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将长期、连续参保作为制度目标。然而,在医保制度碎片化的现实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参保连续性不足已成为制约制度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核心难题。受制于医保制度区域割裂、筹资水平差异和待遇不均衡,流动人口处于医疗保障的弱势地位。从“势差理论”视角看,不同地区医保政策在空间上形成制度梯度,对流动人口参保产生推拉效应,是“流动即断保”的关键诱因。尽管异地就医结算和转移接续等改革不断推进,但因统筹层次偏低、区域保护性强、部门博弈突出,问题仍未根本缓解。同时,流动人口在迁移类型、健康需求与支付能力等方面差异显著,进一步加剧了参保行为的复杂性。该项目立足医保制度碎片化与人口跨区域流动交织的背景,聚焦医保制度势差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参保连续性这一核心科学问题,拟通过制度差异测度、阈值效应识别与政策优化研究,揭示制度环境与个体决策的互动逻辑,为医保制度改革、提升参保连续性与健康公平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依据。
此次张金穗博士获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立项,是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近年来深耕学科建设、鼓励青年科研人才成长的重要成果。学院院长曹信邦教授表示,学院始终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地方发展需求,推动公共管理、法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搭建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平台,此次立项既体现了教师团队在民生保障建设领域的研究深度,也为学院后续科研工作注入了更强动力。未来,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将持续支持科研项目的推进与转化,鼓励教师聚焦社会热点、破解现实难题,以高质量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治理,为培养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