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9-21日,第十九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在韩国延世大学举行,我院曹信邦教授出席了这次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三重转型与社会保障改革:转型期社会保障的前景与挑战”。在会议开幕式上,韩国社会政策学会会长南昌燮、韩国京畿道道知事金东兖、延世大学未来校区校长河连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教授小岛克久、韩国国会议员朴住民、韩国国会议员白仙姬、韩国京畿道社会福利基金会会长李龙彬先后为本届论坛致辞。韩国延世大学教授崔荣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泽田由香利为本次论坛作主旨演讲。来自中国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中央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一桥大学、福祉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瑞典索德托恩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斯克里普斯学院等多个国家近百所高校与机构的2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此次论坛设“数字化与福利”“医疗保险”“政策改革与实验”“欧亚对话”“央地社会保障行政”“照护”“儿童照顾与家庭政策”“气候危机与社会保障”“保健与健康政策”“养老金”“贫困与社会救助”“劳动市场与就业保障”“人口政策”“社会保障财政”“社会保障新议题”“京畿道论坛”以及“青年圆桌”等16个分论坛。60多位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在相关分论坛上作了学术报告,3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各分论坛的主持及点评,全体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在“人口政策”分论坛,我院曹信邦教授作了“中国流动人口生育诉求与生育支持政策的走向”的报告,在对比中日韩三国生育率的基础上,认为超低生育率已成为影响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挑战。基于资源挤压与环境适应框架,探讨了规模庞大且处于生育旺盛期的流动人口群体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呈现出的生育率空间差异特征。经济空间挤压、福利空间割裂与社会空间排斥共同提升了流动人口直接和间接生育成本,弱化流动人口收入预期与风险承受能力。认为流动人口生育率空间差异的形成并非单纯的生育文化变迁,而是资源挤压下被动适应的结果,资源挤压通过成本抑制、反馈放大与棘轮锁定机制,使流动人口的生育偏好与行为模式内化。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通过构建育儿成本社会化分担机制纾解经济空间挤压,推进公共服务由地方福利转向国民待遇破解福利空间割裂,强化社区支持网络与权益保障弥合社会空间排斥,实现流动人口从弱融入向深融合转变,激发流动人口生育潜能,缓解中国低生育困境。

“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是200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武川正吾、韩国中央大学教授金渊明等一批著名社会保障学者发起、创设的一个稳定的国际社会保障学术交流机制,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首次论坛并持续至今。该论坛它立足东亚、面向欧美国家开放,轮流在中国、日本、韩国举行,每届论坛均会吸引多个国家数以百计的社会保障专家学者参会,迄今已经成功举行了十九届,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保障国际学术盛会。根据论坛组委会研究确定,第二十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将于2026年8月底在日本东京明治学院大学举行。